最新消息
「淡古20 ‧ 精彩世遺」滬尾講堂
淡水地區目前有 36 處古蹟與歷史建築,沿海第一線是經商的海關、洋行及海防的碼頭、機場(海關碼頭、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及淡水水上機場);之後山坡上有戍衛的紅毛城(含前清英國領事官邸)、滬尾礮臺;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及馬偕故居等,最後面則是理學堂大書院、淡水女學校及婦學堂等教育中心,呈現出殖民時期不同勢力的分布。如何從多元文化元素中,爬梳脈絡並轉譯成民眾可讀、易親近之形式,為淡古館所持續努力之方向。
今年適逢淡古20週年,為持續推動「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」之世遺潛力點及即將修復完成開放之「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」,特規畫系列講座活動,帶領民眾認識淡水文化,落實文資教育。
講堂時間:周六下午:14:00~16:00
每場人數:20-30 人
講堂主題及場次表
日期 | 主題/內容 | 地點 | 講者 |
6/28 | 滬尾時光蹟-世界遺產在淡水 | 馬偕故居 | 王榮昌 (真理大學副教授、主任牧師) |
7/12 | 西風東漸─馬偕傳教及辦學 | 淡水高中 | 蘇文魁 (淡江中學校史館館長、淡水文化工作者 |
7/19 | 墓地遊走-從漢人墳地的遷移看淡水發展 | 紅毛城 | 潘國民 (淡水社大講師、淡水地方學研究) |
8/16 | 從Santo Domingo到Fort Antonio,兼論紅毛城的歷史價值 | 紅毛城 | 張建隆 (淡水史田野工作室負責人) |
8/23 | 冥陽兩利:中元普渡民俗與清法戰爭記憶 | 紅毛城 | 林振源 (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) |
9/13 | 施家古厝建築賞析 | 施家古厝 | 李乾朗 (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) |
9/27 | 諸神降臨-風水寶地淡水的信仰與寄託 | 施家古厝 | 陳柏升 (淡古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) |